雨中竞逐展风采 —— 学生组男子100米举行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倪泽翼)10月30日下午,学生组男子100米比赛在佑铭体育场举行。我们24级本科生马鹏参加比赛。
蒙蒙小雨洒落佑铭体育场,赛道湿润未干。赛前热身时,马鹏撑膝调整呼吸,目光始终锚定在赛道上。站在起跑线上,他身体微微前倾,指尖轻触湿润地面,眼神专注地望向终点。

赛道旁,观众助威声此起彼伏。发令枪响,马鹏即刻起步,双臂大幅摆动,双腿蹬地发力,全力向终点冲刺。
谈及雨天赛事,马鹏表示:“湿滑赛道会影响抓地力,雨水打在身上也有些不适,给比赛增加了难度。”,同时他谈到,对手实力强劲,同一起跑线竞速,紧张感十足。他认为这场比赛不仅是竞技,更明确了进步方向:“看到别人的速度,知道自己在起跑反应、后程加速上还能进步,这会成为后续训练的动力。”

赛场逐梦显毅力——学生组男子1500米长跑举行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倪泽翼)10月31日下午,佑铭体育场依旧带着雨水后的微凉,男子1500米比赛在此举行。我们24级本科生林子俊参赛。
谈及报名参赛的原因,林子俊表示:“平时喜欢长跑,也做过相应的训练,想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水平。”赛场边人头攒动,加油助威声浪一阵高过一阵。赛前准备阶段,他在场地旁认真拉伸身体,调整呼吸节奏,充分活动关节,为长距离奔跑做足准备。

发令枪响,他稳稳迈出第一步。赛程过半,汗水浸透衣衫,呼吸逐渐沉重,但他咬紧牙关,眼神锁定前方,向着终点迈进。
回顾比赛过程,林子俊坦言对成绩并不满意,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前进方向:“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不足,下次再参赛,会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。”

汗水为冕,坚持为冠——男子五千米开赛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刘钰潇)10月31日下午,男子五千米比赛在佑铭体育场如期举行。我们24级本科生林子俊、裴彦翔参加此次比赛。
赛前,两位选手进行了后踢腿、拍打大腿等拉伸活动。
裁判员一声“预备”,我们选手略微压低身体,发令枪响时,他们旋即迈开双腿,冲出起点。脚步声、呼吸声和观众的加油声瞬间交织在一起。我们25级本科生潘葳蕤表示:“每次接过院旗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,想告诉跑道上的选手——他们不是一个人,更想让全场看到我们新传的院旗很红,很高!”
跑道上的他们一前一后甩臂,汗水顺着脸颊滴落。赛程途中,林子俊突发运动性腹痛,但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力和持续不断的加油与鼓励,他始终未停下奔跑的脚步,咬牙坚持完成了赛程。

第二次参加5000米长跑的裴彦翔坦言:“与上次参加比赛相比,这次赛前练习时间没有那么充分。”同时,他也呼吁大家,在学业和学生工作之余要多多锻炼,加强身体素质。

跃过第一杆——我们女子跳高取得突破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廖雨)10月30日下午,女子跳高比赛在佑铭操场举行。我们25级本科生张至远、张渲宁参加比赛。
赛前,两位选手分别进行了试跳。随着紧张有序的热身,张至远分享之前参加跳高比赛的经历和参加比赛的动因:“我想挑战一下自己,之前高中有参加过一次跳高。也想让自己在运动会期间动起来,我喜欢这里的氛围。”

比赛正式开始,起跳高度为1.1m。张至远用力向前跑,尽力向上跨越,回应“挑战自己”的声音。张渲宁显得更为紧张,“试跳让我找回了一点信心,总之越战越勇、永不放弃就好。”她采取背越式,如鲤鱼般轻盈地一跃而过,跳过了第一杆。谈及第一跳的感受,她回答道“很紧张也很开心。”

赛至后程,张渲宁反复试验着助跑和起跳位置,通过录像确认着技术动作的完美。1.15m、1.20m、1.25m,三跳一杆过,张渲宁如鱼得水、越战越勇,最后只剩一位选手和张渲宁挑战最后的1.3m。凭借前三跳一杆过的优势,她取得了全场最好的成绩。再三确认之后,张渲宁很高兴:“这是我上大学以来拿到的第一个奖,第一个第一名,是一个开门红!”
两位运动员奋勇争先,不仅成功刷新我们校运会跳高的历史成绩,更让体育精神熠熠生辉。

助跑蓄力,跳远绽芳华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刘钰潇)10月31日上午,女子跳远比赛在佑铭体育场如期举行。我们25级本科生潘葳蕤、潘静筠、朱锐、袁丽娜参加此次比赛。
赛前,运动员们相互加油打气。有参赛经验的朱锐表示,她的心态较上次而言更为平稳,并通过拉伸来转移注意力。
比赛正式开始,运动员们从起点稳步加速,步频逐渐加快,在即将到达起跳点时,她们双臂向上摆动,身体顺势向前腾空,最终屈膝缓冲,双脚触沙,安全落地。三轮跳跃过后,我们选手对动作的把控逐渐熟练。“第三跳的节奏比之前稳多了。”袁丽娜拍了拍身上的沙子说。
谈及经验,潘葳蕤分享道:“赛前要多加练习,这样在比赛时就会有比较平稳的心态,避免因紧张影响发挥。”尽管在这次比赛中没有拔得头筹,但潘静筠坦言,在比赛中对自我极限的突破,比任何成绩都珍贵。

踏沙逐梦,腾跃韶华——男子跳远尽显运动风采
华新在线讯(通讯员 王一絮)10月30日,在男子跳远赛场上,我们25级本科生樊执中以奋力一跃,诠释了力量与速度之美。
赛场上,樊执中的表现无疑是坚韧与拼搏的写照。他站在助跑起点,眼神里满是坚毅。起跑后,他双脚有力交替,尽管脚踝带着伤势,节奏却依旧沉稳,速度未曾懈怠。踏板前最后几步,他咬牙发力;临近沙坑时,他全力蹬地、展体、前伸,看台上随即响起此起彼伏的加油声。尤为特别的是,那些来自陌生面孔的真诚鼓励,仿佛为他的起跳注入了额外的力量,让他在这片沙坑之上,真正体会到了比竞技本身更温暖的赛场情谊。
赛后,谈及带伤参赛的经历,他爽朗一笑,“表现不算出彩,赛前崴了脚多少有点影响。” 他这份不因伤病退缩、不因结果介怀的乐观与坚持尽显运动风采。一次次有力的起跳与腾空,丈量出的不只是沙坑的距离,更是青春的高度与友谊的温度。

审核:吴雨宸 黄怡宁 程秀莉